第一部分 内部审计活动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
A.遵守内部审计协会制订的属性标准(15-25%)
1、定义内部审计活动的目的、权利和责任。
a.确定内部审计活动的目的、权利和责任是否有明确的文件并经批准。
b.确定内部审计活动的目的、权利和责任是否与业务客户沟通。
c.考察对内部审计活动的目的、权利和责任的理解。
2、维护独立性和客观性
a.促进独立性
1)理解组织独立性
2)认识到组织独立性的重要性
3)确定内部审计活动是否恰当地遵守并达到了组织独立性
b.促进客观性
1)建立提升客观性的政策
2)评估个体客观性
3)维护个体客观性
4)认识并减少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损害
3、确定是否可以获得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a.理解内部审计师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b.识别履行内部审计职责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4、开发或获得内部审计活动集体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5、实施应有的职业谨慎
6、促进持续的职业发展
a.开发并贯彻针对内部审计员工的持续职业发展计划。
b.通过后续职业发展计划增强员工能力。
7、提升内部审计活动的质量保证和改进
a.建立并维护质量保证和改进计划。
b.监控质量保证和改进计划的效果。
c.向董事会或其他政府机构报告质量保证和改进计划。
d.实行质量保证步骤并建议改进内部审计活动业绩。
8.建立基于风险的审计计划以确定内部审计活动的优先性(15-25%)
1、建立评估风险的框架
2、运用框架来:
a.识别潜在的业务资源(如,审计领域、管理需求、法令)
b.评价组织风险
c.寻求潜在的各种业务课题
d.针对计划的业务收集和分析数据
e.对风险优先性进行排序并确定其合理性
3、识别内部审计资源需求
4、与外部审计师、法律检察机构或其他内部保证职能部门共同协调内部审计工作
5、选择业务
a.参与业务选择程序
b.选择业务
c.沟通并获得董事会对业务计划的批准
6、识别业务范围
C.理解内部审计活动在组织治理中的作用(10-20%)
1、获得董事会对审计章程的批准
2、沟通业务计划
3、报告重大的审计问题
4、与董事会例行沟通重要的业绩表现
5、讨论重大的风险领域
6、向董事会提供企业范围内的风险评估
7、检查内部审计职能在组织内部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地位
8、监督符合商业规则
9、报告控制框架的效果
10、帮助董事会评估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11、评价董事会道德风气
12、评价组织的道德风气
13、评价符合特定领域的政策
14、评价组织向董事会的报告机制
15、实行后续审计并报告对法律机构检查的管理反馈
16、实行后续审计并报告对外部审计的管理反馈
17、评价业绩考核系统达成公司目标的充分性
18、支持形成舞弊警觉意识的公司文化,鼓励报告违法行为
D.履行其他的内部审计作用和责任(0-10%)
1、道德/合规性
a.调查和建议解决关于道德/合规性的控告
b.确定道德违背的处理
c.促进形成健康的道德风气
d.维护并提出商业行为政策(如,利益冲突)
e.报告合规性
2、风险管理
a.开发并实施组织范围内的风险和控制框架
b.协调组织范围内的风险评估
c.向董事会报告公司风险评估
d.检查运营不间断计划程序
3、商业秘密
a.确定保密漏洞
b.报告合规性
4、信息或物理安全
a.确定安全漏洞
b.确定安全漏洞的处理
c.报告合规性E.治理、风险和控制知识基础(15-25%)
1、可能的公司治理模型
2、可能的控制框架
3、风险词汇和概念
4、风险管理技术
5、不同组织结构的风险/控制含义
6、不同领导方式的风险/控制含义
7、变化管理
8、冲突管理
9、管理控制技术
10、控制类型(预防、检查、输入、输出)
F.计划业务(15-25%)
1、启动与业务客户的初步沟通
2、实行业务范围的初步调查
a.获取业务客户的参与
b.进行分析性检查
c.执行基准
d.实行会谈
e.浏览以前的审计报告和其他的相关文件
f.拟定程序
g.开发问题清单
3、完成详细的风险评估领域(优化或评价风险/控制因素)
4、协调审计业务工作与
a.外部审计师
b.法律检察机构
5、建立/改进业务目标和业务范围定稿
6.确认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