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回望砥砺奋进的光辉历史,谋划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字字千钧、视野宏大、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是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路明灯,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行动纲领。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投资审计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国家战略、发展规划、重点工作任务、重大投资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进一步锚定方向、夯实基础,发挥更大作用。
一、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锚定投资审计的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五年要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审计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已经全面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进程,在党中央治国理政全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投资审计要锚定这个目标任务。
一是牢记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把讲政治贯穿始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讲政治贯穿到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开展审计工作、研判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以及推动审计整改的全过程,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好发挥投资审计在规范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投资行为和市场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紧紧围绕“国之大者”开展审计,促进高质量发展。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研究分析投资审计能做什么。研究党中央关于公共投资的重大政策,研究梳理党的二十大、“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有关战略举措,研究投融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管理等事关投资领域和建设领域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能源、交通和水利等行业领域的行业政策、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改革方向,研究公共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程序、工程建设、资金使用、运营管理、生态保护、投资绩效等具体情况。
三是始终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发挥审计专长。聚焦重大公共工程的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按照“四个依据”“三个打开”的工作要求和审计路径,即以概算、合同、基建财务制度和实际投资完成为依据,打开概算、打开合同、打开财务账,发挥投资审计工作的看家本领和独特优势,围绕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着力揭示规划实施、资金管理和项目运营中的突出问题,做审计该做的事,说审计该说的话,撰写的报告政治站位要高,查处的问题要能聚焦主要方面,避免层次不高、深度不够、碎片化等情况。
二、坚持守正创新,夯实投资审计的发展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掌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投资审计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就要始终围绕中心和大局找准位置,聚焦审计重点,做到守正创新。
一是坚决做实研究型审计。把研究作为审计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贯彻到投资审计全过程各环节。针对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投资领域的战略安排,做到真正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明确审计重点,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找准问题,从下而上归纳提炼、提出建议。深入研究和掌握投资相关行业政策制定的政治意图、时代背景、目标要求和具体发展任务,全面系统研究投资审计在其中的新任务、新环境、新要求,通过研究型审计推动实现投资审计高质量发展。
二是努力提高投资审计队伍专业化水平和职业精神。找准审计人员存在的短板,进一步提升投资审计人员的财务收支审计能力,加强与数据分析人员的交流合作,促进思维融合,提升投资审计人员的大数据思维能力。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锻炼,在审计一线提升能力、增长才干。坚持问题导向,培养投资审计人员敢于担当的精神,教育审计人员发扬斗争精神,坚持敢审敢严,按照能查、能说、能写的要求,提升投资审计队伍专业能力。
三是认真贯彻新修订审计法要求。2021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增加了对其他关系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使用和建设运营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职能。这一条款的修改极大拓展了投资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要积极遵循投资审计的新变化新要求,与时俱进,主动作为,深入研究公共工程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要求,不断拓展投资审计工作的宽度和深度。
三、在新发展阶段努力发挥投资审计的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投资审计要牢牢把握在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各项工作要求,明确重点职责任务,紧紧抓住重大建设项目这个主责主业,种好“责任田”。
一是围绕促进党中央重大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审计,更好发挥审计机关的宏观管理作用。把规划、政策、项目、预算、计划、资金,点线面结合起来,推进重大基础设施按规划、计划如期建设,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促进“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生效,促进建设国内统一的大市场,促进各项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切实发挥有效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要做到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把资金跟到底,围绕“钱该不该花,花的怎么样”做文章,实现资金流和业务流的有机融合,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展审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投资审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加强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涉及民生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审计力度,加大对征地拆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贪污挪用、拖欠资金、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的查处,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是围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审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投资的加速,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财政金融资金的聚集,容易形成腐败的高发区、重灾区,把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作为重大任务、重要成果来落实。强化全过程资金使用监管,盯紧重大公共投资项目立项审批、设计概算、征地拆迁、物资设备采购、服务外包和工程验收等重点环节,揭露靠工程吃工程、资金层层截留等增加工程成本,以及重大损失浪费、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中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重点查处权钱交易、暗箱操作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新征程时不可待,新使命催人奋进。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更加积极主动、奋发有为,扎实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电话:0552-3171032 传真:0552-3171031 地址:蚌埠市蚌山区宏业路255号 邮编:233000 网站管理电话:0552-3171031
版权所有:安徽省内部审计协会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备案号:皖ICP备16009815号-1 技术支持:蚌埠辰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